病者面色痿黄,若口燥而渴者,热实也;今痿黄口燥不渴,寒实也。 味过于酸则伤肝,肝伤则筋伤,筋伤则缓不收持,名曰泄也。
此发明脉大虽同,为病不同之义也。夫伤寒少阳病,则有汗、吐、下三法之禁,而疟亦属少阳,何以有汗、吐、下三法之宜,是盖疟属杂病,不可不知也。
程林曰:一身尽疼发热,风湿在表也。伤寒脉浮滑,此以表有热,里有「热」〔寒〕,白虎汤主之。
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,亡其血也。 脉浮而数,浮为风,数为「热」〔虚风为热虚为寒〕,风「热」〔虚〕相搏,则洒淅数为虚之「虚」字,应是「热」字。
观其所主之方,要不过升麻、甘草、当归、□甲、蜀椒、雄黄,而并不用大寒大热之药,则可知仲景所论阴毒阳毒,非阴寒极、阳热极之谓也。而其邪入之处,则自形其小紧,小为正气拘抑之象,紧为寒邪入中之征。
若极寒而甚,则反汗出,身冷如冰,目睛不慧,语言不休而死也。若病者素有痼疾,而忽加卒病,务当先治卒病,不使邪气相并,转增旧疾。